幾十年前的人類,可能從來也沒有想到,人類科技的進步,能夠使得貓熊成為一種普遍的家庭寵物,貓熊可愛的模樣以及溫馴的個性,使他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經過訓練的貓熊,不但會拿報紙,接電話、接送小孩,還會看家。美國政府甚至通過法案規定,貓熊可以代替人擔任六歲以上小孩的保姆,使得大人省去一筆保姆費用。
但是流浪貓熊也因此而產生。大量的流浪貓熊佔據了街道,雖然他們不會傷害人,但是在城市中難以找到竹子可以食用,使得面臨餓死命運的貓熊在上千隻之譜。凡是有竹子的公園、花園,莫不架起了鐵絲網,甚至還有電網和自動步槍。但是貓熊闖入花園的案件仍屢見不鮮。
據 T 大生物系的教授指出,貓熊一天的食量大約是自己體重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一隻一百公斤的貓熊,一天可能就要吃掉二十公斤的竹子。這樣的消耗量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負擔的,也因此才有這麼多的流浪貓熊。
環保團體貓熊保育協會的理事長潘達熊先生更是強烈的呼籲民眾要培養責任心,愛牠就不要遺棄牠。他指出,經過統計,流浪貓熊往往只有一半得以順利存活,另外一半則面臨饑餓、疾病。
但他同時也表示,政府不應該一味的捕殺流浪貓熊。流浪貓熊只要能夠提供適當的食物,是很溫馴的動物。他也不悅的表示,有些官員將貓熊和社會不定時的炸彈畫上等號,是不專業、也不負責任的說法。
而民眾飼養貓熊的風氣是否會因此而減弱呢?據台北最大的貓熊店店長熊尼維表示,現在一個月還是能賣出三百多隻的貓熊,並沒有受到影響。店主熊先生並表示,他們將持續進貨,以供應全省的需求。
貓熊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已經成為各個縣市長最頭痛的問題。有百分之七十二的民眾表示,擔心流浪貓熊會引發傳染病或是集體攻擊的事件;另外有百分之二十一的家長認為,貓熊是造成他們不敢讓小孩獨自出門的最大原因。
儘管爭論不休,貓熊仍是人們最好的伴侶,在處理貓熊問題上,可能還需要大家多費點心…
《原載於給我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