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谷

2003年10月號的科技時代雜誌刊出一篇關於 David Hanson 做的機器人頭的報導–《錯把女朋友當機器人》。不過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機器人頭本身,而是報導中所提到,由日本機器人學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所提出的"詭異谷"假說。

詭異谷(Uncanny Valley)假說中認為,人和非人(包括機器人、其他生物)的互動上,如果用與人相像的程度當作 X 軸,人對該物的喜好度當作 Y 軸,則喜好的程度並不是平順的隨著和人相像的程度而成長。起初,喜好的程度確實會隨著相像的程式而逐漸上升,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人對它的喜好感會急劇下降,甚至會轉成負面的厭惡;直到相像程度再進一步的逼進,才會再拉升回來。

引用自http://www.arclight.net/~pdb/nonfiction/uncanny-valley.html

這個假說挺有趣的,當人們走進蠟像館的時候,感覺到的是恐懼多、還是親切多呢?而像 Aibo 狗、Asimo 這些東西,和百科、原子小金鋼比起來,又分別在頻譜上的哪些位置?

同時也想到關於《A.I.人工智慧》這部電影,家父朋友的小孩在戲院看的時候被嚇哭了;老實說,其實那些殘缺的機器人看來非常的恐怖,跟斷手斷腳的人比起來來真的是在同一個恐怖等級上。照詭異谷的說法,這應該就是位在負面情緒的位置吧?

後來又和朋友討論到,什麼樣的東西是會引起人的喜好或是憐憫呢?

如果可以把這些東西很精確的排出一個頻譜,那麼製作機器人或類人生物時,就可以避開這段,更嚴格一點,或許位在詭異谷中的機器人是不能活在人類社會中的。不過稍微調查一下後發現,大家對於接受度都很不一樣就是了。

下面列出幾個例子讓大家自我評量一下:

  • Honda ASIMO
  • C3PO
  • 百科
  • A.I.: 小男孩 David
  • 只有上半身的新聞播報機器人
  • 只有頭的解說員機器人
  • 只有手的開刀機器人


相關資料: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Girl Friend for A Robot
Why are monster-movie zombies so horrifying
and talking animals so fascin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