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備份跟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

先前幾個月應前公司的專案所需,在搞 DVD 燒錄的東西。曾經以為很夠用的 DVD 燒錄機,面對越來越誇張的資訊產生速度,也顯得捉襟見肘。而我也進入了一個不能清楚分辯 GB 和 MB 差異的詭異狀態。

問題還是在於什麼是需要的、什麼又是可以被捨棄的?如果未來的資訊儲存是以人為本體,那麼我們現在在螢幕上所見、耳朵中所聽的,其實都應該被用某種方式”記憶”下來。當我對著我的搜尋引擎說,嘿,我記得有看過一篇文章是講外星人不可能攻打地球的原因,把它找出來時,它會給我一條線索,然後透過那條線索,帶我重新連回 Internet。

不過偏偏 Internet 的變化實在太大了,讓我們想想如果 Google 沒有庫存頁面,對搜尋者而言會多不方便;但如果個人要儲存這些、也許幾十年後得了老人癡呆症要重建心智才有用的東西,要花多少的成本?

研究了一下 IDE RAID、DVD 燒錄,只覺得資訊實在是長得太快、而可以用的方法又太笨太沒有效率了。我的意思是,究竟有沒有一條路,是可以又快、又精確、又完整的,從備份、或是次要儲存裝置中,找出所需的資料呢?而這種東西,在可維護性、擴充性、以及價格上,又能不能達到最低的限度呢?

望著 NOVA 一顆 40GB HDD 只要一千八的報價,真的是只有無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