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幫廠商把一個 library 整套 Porting 到 Windows Mobile 5.0 上面,從一個方面來說,並不難,畢竟最難的部份其實是由於我對於 Windows Programming 並不熟悉造成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模擬環境造成的限制才真的讓事情變得很辛苦,當年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現在這個平台的狀況,讓處理一個小 bug 往往要翻出許多地方交叉測試才行。
時間是有限的,而且 Productive man hour 更是有限的。這頭解了 Bug,那頭的個人研究卻是毫無進展;手頭是寬裕了,心卻是空虛了;技術是累積了,知識卻是停擺了。
我在想,如果這就是台灣 IT 產業的輪迴,那麼該怎麼樣破除這樣的過程呢?如果研發只有發展(Development)而沒有研究(Research),那麼什麼時候 Porting 的宿命才能夠結束?
完成了第一個 Demo 的程式,看著無法接受的效能,想著應該要進行最佳化吧。我的研究生涯,不知道會不會和它一起陪葬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