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聯合勸募新推出的《微型創業》募款活動,正是台灣版的《窮人銀行家》活動。一方面要為台灣也開始有公益團體正式以這麼方式協助民眾脫貧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為這種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極易失敗的活動捏一把冷汗。
尤努斯創立的葛拉敏銀行 (所謂的窮人銀行),是透過對窮人借款來幫助他們脫貧。如同俗話說的,「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捐款者的錢是拿來給窮人購買生產用具的,透過掌握生產工具,窮人可以跳過層層的剝削,賺取更多的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書中舉了打穀婦女的故事:這些打穀婦女如果受雇幫人打穀,只能賺到勉強溫飽的薪水;但如果她們可以先買進稻穗,打好再賣出,收入可以是四倍以上。但因為她們窮到一點積蓄都沒有,所以連買進稻穗的資本都沒有,就只能永遠受雇領吃不飽餓不死的薪水。微型貸款只要能夠提供他們一點點的資本,她們收入增加後才有可能儲蓄,進而逐漸改善生活。
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是實作起來卻不然。《窮人銀行家》一書中也花了相當的篇幅在解釋,為什麼有一些國家採用了類似的方式,最終就達不到成效,整個系統也無法自給自足。這次聯合勸募從十五名個案出發,而且其中只有一位男性,看起來應該是有特別照著葛拉敏草創時期的精神出發。
推薦大家去看看他們的網站,如果行有餘力也可以參與這次的活動。記得,和捐款不同,這些資金他們會還的,所以如果這次成功達到 100% 還款率,不但他們自己可以脫貧,這筆錢也還可以再借給另一批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參與這種活動最大的優點,你的愛心會一直流傳下去,實質的去幫助願意努力工作來拉自己一把的人,而不是搏取同情的愛心捐款樂透彩。
Pingback: 微風夕語 — 公益 2.0:給的是魚還是釣竿?
Pingback: 微風夕語 » Blog Archive » 公益 2.0:給的是魚還是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