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時年紀小

大概很少人像我一樣會記得為什麼加入一個社團。高三的時候看了兩本書:《資訊遊俠列傳》《我的電腦探索》。為了借這兩本書回家看,我還加入萬惡的建中三研社,其實這都是邪惡的林解碼(ljm)的陰謀。總之,在看完這兩本書之後,除了認識很多建中資訊社的強者之外,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 CCCA黃志賢了。

在整本都是神的書裡面,其實你是不會崇拜裡面某個人的;相對的,我開始認識這個我常常出現在我使用的軟體(NCSA Telnet,好懷念呀)、以及我抓檔案的 FTP 站(NCTUCCCA.edu.tw)的社團 — CCCA。即使在那個唸大學就要到台大的高中生涯裡面,我這個連交通大學在哪、以及交通大學到底管不管交通都搞不清楚的高中生,對於交通大學的想望,完全來自於 CCCA。

人生的際遇總是很奇妙,明明很嚮往,真的有機會卻不去把握,過了一個學期我也只參加過一次課程。也許是和這個社團有緣,卻因為營隊被草蝦學長找上,才慢慢融入這個大家庭之中,在這邊度過了最美好的大學生涯。

前幾天和某位前社長學弟(:p)聊到社團近況,老人嘛,總是有看不慣的事情。我正好想起以前這段經驗,就說了,其實重要的不是改變已經在的,而是如何讓好的人才願意進這個社團。我自己覺得過去 CCCA 的名聲真的很響亮,也確實做了非常多新的嘗試、引進新的技術。雖然很多事要看時機,但這些年來,社團對外累積的東西真的是越來越少了。(其實是在自我檢討,當了一年社長也沒什麼建樹 >_<)

我就和某位前社長學弟說,也許我們可以多寫一些的文件,連帶讓外界認為是"CCCA出品"的感覺,累積外界對CCCA的熟悉感。雖然我不知道能夠有多大用處,不過,就算只是做給自己這群人看的,其實也夠了。

在《資訊遊俠列傳》最後訪問了交大資工的四位學長們。裡面提到的”群體學習”也影響了我對社團的看法。高三在三研社的經驗、以及大一、二在CCCA和同齡的社團夥伴們一起學習的感覺,真的是非常的好;也許我們都已經遺忘了這種感覺,但其實,經營社團,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註一:《資訊游俠列傳》, 賀元著, ISBN 9579964025
註二:《我的電腦探索》, 黃志賢等著, ISBN 9579964033
註三:CCCA 創社副會長
註四:草蝦,一個曾號稱台灣數萬個 NewsGroups 板主的男人,剛保衛國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