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在上一門 Technology Acceptance 的課程,主題和人機介面有一點關係。前兩週講到信賴感對於科技接受度的影響,覺得這個主題應用在網頁設計上還蠻有趣的。
概括來說,信賴感可以分為理性和感性兩個部份,而且是交互作用的。理性的例子像是網頁的認證、或是加密等等,這些當然都是促進使用者信賴的重點。但感性的部份就比較有趣了,這裡舉 “使用者的預期” 和 “資訊揭露” 兩個。
正如我們會傾向信賴穿著西裝筆挺的人,我們也會傾向信賴看起來專業的網頁。但”專業”的設計卻並不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特別是使用者的調性有所不同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 “使用者的期待” 來推測哪些元件是必要的。例如,對於一個電子商務網站而言, “關於我們”、”常見問題” 或 “聯絡方式” 這類資料都是使用者所期待的,他們期待當發生問題時可以快速的找人反應問題;所以,如果網頁上還有 “線上客服” 等等字樣,就會讓使用者覺得更安心。他們不一定真的會去閱讀內容,但這會增強信賴感。
另一個要件是 “資訊揭露”;故事是這樣的: 兩群人被要求和一個電腦程式對話,第一群人直接被要求對電腦說說自己的背景,這群人就很正式的、很保守的打了一些基本的資料;第二群人開始之前,電腦先在螢幕上顯示關於自己的背景, 例如: “你好,我叫王小明,我老家在義氣幫實驗室,我今年兩歲;我老爹是很酷的義氣幫幫主,但我們都不知道他是誰。我平常很喜歡算數學,看網頁之類的。現在說說你吧,你從哪裡來的?” 結果很神奇的,第二組人寫了遠比第一組人更深入、也更多的個人資料。
這個實驗證實了適度的揭露個人背景,可以大幅增加使用者的信賴感,進而產生優勢(Advantage) 。對網站設計來說,如果可以讓使用者更明確的瞭解誰設計了這個網站、網站的歷史,或是經營上的目的,使用者會更容易信賴這個網站。Blog 之所以更容易進行置入性行銷,某種程度也是因為我們對於 blogger 的認識、進而產生信賴。有時候信賴感設計會和 “專業感” 相衝突,因為專業的設計可能看起來缺乏人性,如何權衡就是快樂設計師的工作啦~。
回頭看看 findbook 的信賴感設計,唔,好像不是很理想呀 :~
Pingback: Once in a blue moon
Pingback: [JeffHung.Blog]
講到信賴感,就一定要提到 phishing site 的阿! 😛
那個實驗聽起來好像是 Clifford Nass 會做的研究。XD
Pingback: Anonymous
Pingback: HEMiDEMi - 共享書籤
Pingback: 今日連結 (2006-09-25) [JeffHung.Blog]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都 2007 了,台灣網路商店的註冊門檻能
隱私權政策頁也蠻重要的,讓瀏覽者知道網站如何處理這些個人資料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Blog Archive » 有機網站設計(5) - 客人自己來
您好:
我想製作一個徵信社網站。
請您參考以下三個網站,幫我報個價,以及製作所需時間。
http://e-uic.com.tw
http://liidda.com.tw
http://better4u.com.tw
謝謝!祝你新年快樂!
若干年後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覺得寫得很好(翻起舊文系列)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