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教科書和參考書

李家同教授在 2003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 《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文中提到台灣一些城鄉差距的問題,文後其中一個建議是希望教育部出版便宜的參考書,因為學生除了唸課本之外,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下也會需要例題,如果買不起參考書變成一個問題,就會因為家境造成競爭力不如其他小孩。

那個時候看到這篇文章,心裡想到的是一個自由版權的參考書;由一些人針對課本中的觀念出題目,並提供詳解;這些題目可以是自由版權(可被坊間參考書收錄),也可以是類似 GPL 版權(要收錄的話,該本書也得是相同版權)的設計。不論如何,透過這些題目的流傳,至少針對課程的練習題就不需高價才能買到,有心人士也可以直接助印再送給需要的學童。

後來 Wikipedia 的熱潮讓這件事看起來更有機會實現;假如可以克服圖表和科學符號的限制,一個公共的參考書網(人人可貢獻、解題方法不只一種) 似乎變得更可行了。只可惜李教授不喜歡學生花時間寫 blog,所以就錯過了用這種模式來解決問題的機會。

但有些教授不是。University of Georgia 發起的 Global Text Project,打算用類似 wikipedia 的方式來編寫教科書。當然他們還是希望用審核的方式來控制內容的正確性,但結合網友的力量完成這樣一個計劃,似乎是更有機會成功。台灣,是不是也該發起這樣一個計劃,來解決開放教本後教科書反而變貴的問題呢?

參考:
知識通訊評論: 維基式的免費教科書
Global Text Project
維基百科

7 thoughts on “自由的教科書和參考書

  1. Pingback: 龜趣來嘻Networked

  2. onlinemad

    關於李教授不喜歡學生花時間寫 blog這件事有些看法

    因為李教授也有來我們學校演講,也同樣回答過 blog 的問題

    那我想李教授想表達的意思在於

    傳統的紙本書籍有經過編輯的篩選,文章的內容品質有一定的水準,無論是雜誌、報址、書籍…等等

    以上是李教授的意思

    那關於這點我有一半認同

    對於嚴格篩選的期刊與書籍的確品質有所保障
    ex:科學人、各學術期刊、國家地理雜誌、…等等
    這些書籍與雜誌所呈現的品質是 blog 與 網路文章(原生網路文章) 無法比擬。

    但是對於現在的出版業界所出版的紙本產品(雜誌、報紙、書籍)以話題、銷售量、…等因素,造成品質下降,這種紙本產品不讀也罷。

    那整個李教授的觀念來看,認為出版一定要經過審核,也就是教授的想法,因為我現在跟的教授也是同樣的想法。

    當然我想李教授並不是不贊同寫 blog 與 看 blog 而是,更要注重閱讀與寫作。

  3. pest Post author

    我覺得從李教授的觀點,很容易落入一種常從教授嘴中出來的結論: “網路上的東西,太膚淺也沒有經過驗證,所以沒有價值。”

    問題就在於網路的量已經產生質的改變;過去出版的門檻太高,也有市場的壓力,所以能夠產出的 “知識”,是一部份人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想知道士林夜市某家店的野史,這個題目可能太小而沒有人願意去做,所以根本沒有出版的機會。但現在也許你可以透過搜尋引擎找到某個人 (鄉民?) 他寫的文章,提到這位老闆的故事(因為是他鄰居)。

    這個文章的內容可以有一半都是唬爛的,但是它被放在網路上,所以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言論的市場上競爭,而不是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另一個鄉民,他可能是黑道,也沒唸什麼書,但他家世代都在附近混,所以他所看到的世界是從黑社會的權力關係來講的,這個東西編輯要怎麼審呢?又是依據什麼來評價呢?

    我覺得李教授並沒有針對這部份提出他的思路過程,所以我無從判斷他是為何反對。但我相信基於 “每個言論都可能犯錯,也都可能有價值” 的前題下而發展的網路出版,會比 “由精英把持的言論” 更有價值。

  4. onlinemad

    (很容易落入一種常從教授嘴中出來的結論: “網路上的東西,太膚淺也沒有經過驗證,所以沒有價值。)
    這點李教授上次來演講倒是沒有提到,所以也為不便猜測。不過在文章中找到這一段[[重要的東西,我會去看重要的網站,為什麼要去看哪個人的網站呢?]],所以應該也不完全否定網路上的東西吧 !
    (我覺得李教授並沒有針對這部份提出他的思路過程,所以我無從判斷他是為何反對。)
    沒錯,所以很多人會斷章取義。
    (“每個言論都可能犯錯,也都可能有價值” 的前題下而發展的網路出版,會比 “由精英把持的言論” 更有價值。)
    我認為兩者同等價值,大英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是同等價值的。兩者的內容都經過多數人的檢驗(無論精英或鄉民)。

    我同意你的看法,現在網路出版的質已經上升很多,但是我也不認為把網路出版當成唯一的知識來源,廣泛從各種知識載體中獲取知識還是比較好的。

    (當然我想李教授並不是不贊同寫 blog 與 看 blog 而是,更要注重閱讀與寫作。)
    注重閱讀與寫作才是王道,不論你是出版到網路還是紙本

    PS:附帶一提李教授上次來演講主題是大量閱讀的重要http://0rz.tw/e91VI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