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 Google 正式聘請了 Hal Ronald Varian (海爾‧韋瑞安) 作為全職的首席經濟學家,上網找了一下資料,發現原來先前在 CMU 修個體經濟學的教科書就是他寫的;託朋友從台灣帶來他和 Carl Shapiro 合著的這本《資訊經營法則》,發現內容囊括了許多我前兩學期上課的內容,特別是與資訊商品 (Information Good) 相關的訂價及行銷議題,內容很充實而且每一個例子幾乎都可以在哈佛商學院找到更詳細的個案討論,特別推薦想要經營網站或是銷售資訊商品的人一讀。
作者作為經濟學家,認為雖然資訊技術更迭非常快速,但是背後的經濟理論卻是歷久彌新的。這個論點透過時間證明了一切:本書雖然作於 1998,正是 Netscape 和微軟打得正火熱之時,但書中的許多立論卻同樣可以用於今日 Google、微軟和 Yahoo 三國鼎立之時。我覺得本書的十章可以說是資訊業者的基本十個招式,不論公司的規模大小、角色是買家賣家還是中間人,只要經手的物品具有 Information Good 的特性,就應該瞭解這十個招式,才能夠看懂對手的目的、或是知道如何出招。
這十招分別是:
第一章: 資訊經濟: 瞭解自己是否位於資訊產業,賣的是否是資訊商品。
第二章: 資訊產品的定價: 定價是一門學問,特別是當你重製成本遠低於初期投入成本時,有什麼方式可以應對。
第三章: 資訊分版: 為什麼要提供這麼多版本?怎麼設計才能夠獲得最高的回收?
第四章: 版權管理: 版權的收與放之間,要怎麼拿捏?
第五章: 認識套牢現象: 作為賣家的角色,該怎麼提高買家未來的轉換成本?該怎麼降低競爭對手與你的產品間的轉換本?
第六章: 解套法則: 作為買家的角色,要怎麼讓自己不會因為貪一時便宜,而在未來受制於特定技術?
第七章: 網路與正反饋效應: 要怎樣才能讓你產品產生足夠的關鍵動力往前演進?
第八章: 網路市場的合作與相容: 何時競爭?如何合作?選擇開放還是封閉系統?相容還是創新?
第九章: 標準戰爭: 何時擁抱標準?如何選擇另闢戰場?怎麼合縱連橫?
第十章: 資訊政策: 永遠不要忘了政策的影響力!
這本書不是艱深難懂的經濟學書籍,如果進一步翻出其中提到的個案來討論,更可以對於當時所處的決策背景有所體會。讀完之後,相信也可以對現在各類資訊服務廠商的競爭合作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後記: 推薦本書給某老闆看之後, 本來意興闌姍忙著其他公事的老闆看完了之後, 買了三十本叫高階主管都要看, 這算是某種背書嗎? XD
相關連結:
Findbook: 《資訊經營法則》
原著: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
《資訊經營法則 Information Rules 導讀》
Pingback: HEMiDEMi - 黑米共享書籤 - 網路業的基本心法: 《資訊經營法則》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Blog Archive » 談通路優勢 - 從金石堂凌域事件看上下游的取與捨
從這裡得知這本好書,馬上弄了本來看^^
特別推薦第5-8章,觀念非常實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