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住外面的時候,除非是房東拉的免錢有線電視,不然我是沒有興趣為了看電視多付錢的。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電視實在是很難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台灣無聊到要看電視的時候,通常我就會出門走走了吧。
不過在美國,情況就比較複雜了;要接網路最便宜的選擇是接 Cable Modem,看電視再加一點錢就可以有網路了,而且也不需要榜約,算是對學生來說最划算的方案。再來是,美國生活本身就是 “無聊”,當你找不到事做的時候,通常你出門也找不到什麼好玩的 (去 bar 喝酒也並不像台灣有許多變化,而且重點是,大家都待在家,是要找誰去喝酒?),所以就半被迫的需要看點電視。
在學生時代的另一個選擇,就是在電腦上面看 P2P 電視,人不在台灣結果看的都是大陸人看的台灣電視。這個選擇隨著畢業之後買了大電視之後也有了變化,把畫質那麼差的網路電視放到大電視上看,感覺還蠻痛苦的。美國的有線電視的傳輸基本上都已經數位化了,所以畫質當然是樂勝台灣的,另外我加了一點點錢收播少部份高解析度的頻道,就更是讓看電視的要求越來越高。
不過本質上,我還是覺得我應該只需要網路就好,這感覺就跟現在家裡完全不需要電話一樣。明明網路應該是可以取代電視的娛樂,實際上感覺卻沒這麼容易。
試用了去年很紅的 Joost,畫質是比一些 p2p 的軟體好,不過合法經營的問題就是內容不足;實在沒什麼可以看的節目
另一個 Hulu 則有比較多的電視劇,不過畫質應該還是 480p 為主。
假如家裡接 Verison 的光纖服務 FiOS 的話,似乎可以付費收看高解析度的 FiOS TV,不過價格比原本用 Cable 還貴,正常人應該沒什麼興趣吧。
Netflix 有提供網路直接播放的 watch instantly 電影,但畫質似乎也只有 480p。
不過我覺得在這些 on-demand 的服務中,最大的問題是和看電視的習慣不一樣吧。雖然說看電視好像會用轉台器控制,但我覺得我的腦袋其實是處於低負載的接收模式,並不是那麼在乎看到什麼,但必須至少可以引起我的興趣吧。想想也是,都已經忙了一天,其實並不太想動腦。On-demand 必須要能夠符合這種收看模式,而不是提供太多選擇讓使用者反而覺很累吧。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比較好的網路電視服務?還是還要等上幾年呢?
網路電視的問題在入不敷出
不考慮接收訊號和encode的成本 光是cdn就貴到翻
連轉撥nfl和nhl這種理所當然應該有利潤的服務都很難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