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轉型 – 從 Intel 到大連設晶圓廠談起

對台灣的 IT 產業來說,本週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 Intel 準備到中國大連設廠的新聞;台積電也再度呼籲政府開放高階晶圓代工登陸,以利全球佈局。贊成開放的一方認為台灣不是中國唯一取得技術的來源,台灣政府若是再不放寬,反而會讓台商失去先機;反對開放的則認為晶圓代工既然當初是政府高度扶植的產業,當然應該要負擔更高的道德責任,而不能只以企業利潤著眼。

可是對二十歲到三十歲的我們來說,晶圓廠是否出走不是我們可以直接影響的;反過來說,台灣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又該怎麼掌握,才是更切身的問題。

上週我剛好寫了一個中國和印度的簡要比較,分析未來中國和印度何者會更為成功。中國以製造業起家,目前的海外投資額也是印度的十倍左右,基礎建設也比印度好,但是印度所做的反而是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和軟體業,跟製造業比起來利潤更為豐厚。兩個國家要面對的內部問題都不小,未來前景受累於國內情勢可能性也高於國際關係。但更耐人尋味的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思維,是否會對兩個國家的長久發展產生根本的影響呢?

台灣過去的產業思維是製造業的,我們的訂價策略是 “比對手便宜一點, 直到接近成本為止”,所以廠商努力降低成本,只要能夠減少成本的行為,都值得去做,因此台灣高度仰賴產業聚落和分工來降低成本和風險,在產業鏈上每一個角色都只能靠微薄的利潤加可觀的量來生存,一旦主要買主遷徙,整個聚落就會隨之遷徙。台灣政府現在努力阻止的,就是希望晶圓代工產業不要遷徙到中國去。但這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也許我們該問的是,如果整個晶圓代工產業遷徙了,台灣該留下哪一些關鍵廠房作為策略佈局?

以服務業的角度來思考,晶圓代工如果是服務業,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關鍵。未來台灣可能不會需要一千個生產線工程師,但卻可能需要一千個代工流程顧問來服務全世界的客戶。這些顧問可以為不同 IC 設計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設計工具、管理建議、產品製造追蹤;能夠做這些工作的顧問公司正因為他們很熟悉半導體製程,但卻著眼於更高階的流程設計和規劃,能幫助沒有經驗的公司管理 IC 設計和製造問題。甚至於在產業鏈隨時會變化的狀況下,把這個管理顧問的職能外包,會比公司自己請一個人更有價值。而需要留在台灣的晶圓代工廠或封測廠,也會是策略性的為研究更具競爭力的流程而保留。

可以想見的是,這些代工顧問需要往返於全球各個顧客、以及生產基地之間。就是因為這些工作是如此的繁複、生產線的最佳化是如此的複雜,作為世界最大生產基地旁邊的台灣,確實有可能做這樣的橋樑。但前提是語言能力有沒有辦法跟上,以及整個思維是否能夠轉變為服務業的方向。過去我們著重於技術能力,但作為顧問,跨文化溝通能力反而是最重要的技能。

矛盾的是,學校不會告訴你技術不如溝通重要,政府的轉型計劃也仍然是以製造業為目標。台灣需要一個像 Infosys 一樣成功的顧問公司,但專注於電子產品製造管理,以激勵整個產業朝向更高附加價值的顧問業市場前進。在這樣的設定下,台積電或是聯電登陸,對於台灣的顧問業發展就會是魚幫水、水幫魚了。該走的留不住,倒是對未來的準備,年輕人得自己早點盤算啦….

4 thoughts on “晶圓代工轉型 – 從 Intel 到大連設晶圓廠談起

  1. Pingback: 蜂の筆記

  2. Pingback: So...What now ?

  3. Pingback: HEMiDEMi - 黑米共享書籤 - Pesty’s Articles » 晶圓代工轉型 - 從 Intel 到大連設晶圓廠談起

  4.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M型社會》是現象,但用行動可以改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