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不只是改變購物的流程,同時也改變了購物決策的過程。過去在實體商店購物時,消費者感受到的商品是立體的,是全感官的;lukhnos 在
《書展、空間、遭遇,以及隱喻的變化》這篇文章提到了所謂「窗口」的問題:
亞馬遜的介面及促銷話術確實越來越進步,「觸感」的替代方案也越來越多。當然更不用提諸於one-click buying這種技術,在消減、解決經濟學上所謂交易摩擦(transaction friction)、減少中介人轉手所做的貢獻。但是「空間」和「遭遇」是取代不了的。我們就算有30吋螢幕,我們仍然只是透過「窗口」在看世界。那和你 走進一家有著挑高五層中庭的大書店,或是有著善本書香的小書店,所得到的全貌式感官經驗,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走動的肢體 經驗(甚至是疲倦),這些東西都得要走出窗口才能得到。或許要到了虛擬實境和可複製氣味的世界才可能解決「窗口」的問題,但到那時虛擬實境就不是虛擬的 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全貌式感官經驗已經被縮小成視覺的體驗,書封設計對於出版社來說,就變成更為重要的議題。作為一個窗口網站的設計者,我發現有一些書籍的封面並不是針對網路書店介面所設計的;它們也許很適合放在實體書店的書櫃上,但當書封被縮小成整個畫面中的 1/10,書籍封面的設計優劣其實是很明顯的。
下圖是一個例子,透過書籍封面的瀏覽,什麼書對你來說比較有吸引力呢?
同樣的書封,有的就是比其他更能在縮圖模式傳達書籍主旨,這些書籍就更有機會被消費者注意。如果網路書店的銷售額比例繼續成長,漸漸的,重視”以網路瀏覽經驗為主的書籍封面設計” 的書籍就會越來越吃香。反過來說,誰規定網路書店用的書封,又得跟真正的書一樣呢?或許未來出版社會提供一個以網路版的書籍封面,只為了增加書籍在線上銷售的競爭力。
另外做了一張圖,是台灣在 2006/11 出版書籍的封面拼圖,也許可以給大家更具體的感受。(3.5MB, 請小心點選)
Pingback: >> Betray~*
馬上轉寄給所有同事。
照片再大一點點
可以辨識得更清楚些更有效果
Try this: http://valid.tjp.hu/zoom/index_en.html
Pingback: MyShare@URL>> 全文檢索
Pingback: 編疆Beta版:站務公告與版工碎念 - 樂多日誌
Pingback: HEMiDEMi - 共享書籤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Blog Archive » 抄襲與創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