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數字說話,不要憑感覺

有時候你會想,這個世界上憑感覺的事還真多;例如說,情侶分手,是因為沒感覺了;感覺對了,就在一起了。不過這些感覺都跟今天要講的沒有關。自從進到 CMU MISM 之後,上課非常強調工具,特別是身為一個 Manager (一定要落英文),除了嘴巴會講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會用工具來佐證自己的決策。不過,台灣人人電腦裡面都裝了 Excel,卻很少有人常常拿來對自己的生活小事拿來活用,實在很浪費買軟體的錢…. (啊,你沒花錢買?唔….)

例如說,在留學板上有人問到,如果貸款出國唸書,回國後要多久才可以還清呢?這麼重要的問題,當然不能別人說的算,一定要自己開個表來看,所以我就建了《留學貸款試算表》在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 上面,把借多少錢、利率水準、唸幾年和回國後的起薪、還款比例、調薪比例等等的參數都列出來,就可以建出一張簡單但是大致正確的試算了。

又例如說,出國留學後超級小氣的留學生某甲,為了學費到底該不該分期付款而煩惱,這時候也是建一個學費分期付款試算表,就可以算出自己到底該把學費一次付清,還是用分期的方式賺利息差。

透過簡單的建模 (modeling,又落英文!),很多爭議就可以迎刃而解啦,而數字也是堵住別人唬爛的良方,下次不要忘記,打開試算表,認真的算算吧!

3 thoughts on “看數字說話,不要憑感覺

  1. San-Yuan Chen

    沛大:
    問個笨問題,年薪 585,000 怎麼算出來的?
    不會是 45k * 13 吧?

  2. pest

    是呀, 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因為文理組的起薪差太多, 我假設抓個四萬五; 十三個月是因為一般台灣公司還是會給個一個月的年終; 因為過年要發紅包的關係所以生活費是 12.5 個月.

  3. San-Yuan Chen

    沒什麼奇怪的地方,只是突然有點不太能接受 13 months/year。

    因為一般來說,園區的年薪大部分是 14 months/year,所以才會覺得怪怪的。

    謝謝沛大啦~~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