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我洗板的大陆朋友,如果你还看得到我这篇,那我要感谢你还没有放弃我这个朋友。也许你对于这个主题也想多了解一点,所以我就斗胆写了一个科普文来解释一下发生什么事。
– 什么是服贸?
服贸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简称。两岸在2010 签了经济合作架构(ECFA),依其架构内容开始搓商关于服务业的贸易规定。比较白话的说,就是彼此开放服务业市场。详细内容在这边:http://zh.wikipedia.org/wiki/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列表
– 听起来好像很无聊,有什么好吵的?
去年六月初,前国策顾问, 大块出版社的老板郝明义发表的这篇:”我们剩不到二十四小时了”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88 /article/418),大家才发现台湾即将要跟大陆签这个协定了!而谈判出来的内容,却让产业界觉得很不合理。第二天要签的东西,台湾里业界知道的人却很少,整个吓坏了大家。郝举出自己最熟悉的出版业,发现里面有很问题,例如说开放了以后台湾的书是可以去大陆印,但最重要的准印证却没提到,这样大陆官方可以单靠准印证就控制台湾什么书可以过去,台湾则早就废除出版审核,所以只要开放印刷业就可以印书了。其他各个开放的小产业也都有类似的问题,像是美容美发等。
郝明义贵为国策顾问,他也利用机会亲自跟马英九表达疑虑,但马英九一贯的叫他不要担心,然后六月二十一就照签了。郝一气之下也就辞了这个顾问的位置。
所以服贸在签定前,并没有跟台湾的产业界沟通好。什么能开放,什么不能,有进退失据之嫌。再者,要跟大陆签这个约,立法机关事先也毫不知情。
– 签了就签了呗,有什么好吵的?
除了影响产业的生计以外,这里还牵涉到一个问题:现行台湾法制下,有国际,国内,还有一个叫两岸(模糊之下的空间)。国际条约签完之后,照例要通过立法机关审核,但两岸的协议到底处于条约的位阶,还是行政法的位阶,是有漏洞的。如果它是行政法,就行政院自己订自己公布就算数,如果它是条约,那就要过立法院审核。
合理来说,两岸关系的条约影响之大不下于国际条约,所以当然是过立法院审核才对。但马政府为了加速过程,原本很坚持它自己签了公布了就是了,不用经过立法院再审查, 再加上先前跟产业沟通不良,造成更大的反弹。
折冲之下,国民党跟民进党同意,要把协议送进立法院实质审查,并补开公听会来吸收产业意见。这是去年七月的事。
– 那…就审吧,然后呢?
在审之前要开公听会,两党的立委各负责一半,为了要快步通过,国民党在十月一个月内就开了八场,而民进党则是慢慢开,开八场就过了很久到了今年三月。这边谁是谁非很难论定,国民党的开得这么快,恐怕只是要把程序走完而根本不会理产业的意见。
所以等到重头戏来了:今年三年立法院正式要在内政委员会实质审查这个协议,原本是轮到民进党当会议主席,但国民党不想要在民进党当主席时审,所以就利用议事程序杯葛,撑到了3/17 换国民党当议事主席时打算直接投票通过:民进党觉得这样只要一开会就输,所以还没开会就把主席台给占了,不让主席张庆忠立委开会。结果全场角力后,张庆忠立委宣称他已经喃喃自语三十秒,说服贸协议已在立院审核超过三个月,视同已审查自动生效。 (连主席台都没上,在厕所旁边)事后据说,马英九在前几天要国民党立委一定要通过,不然唯他们是问。
这消息一出,惹火了很多人,包括原本就反服贸,或什至是支持服贸但希望可以逐条审查的人。另外,也有人对于国民党审法案这么随便感到不满。
有些气不过的学生和民众,第二天晚上就冲进了立法院把议会厅给占了。消息传出来,更多的民众和学生就到场支持,让警察无法驱离学生。
但这些学生不满的,并不只是这个已谈定的服贸协议,他们认为问题是出来签署两岸协定的法律不够完备,才会造成行政单位签之前不用向立法院报备,签之后不用立法院审核的乱象(权力制衡,否则行政权独大),特别是两岸条约这么敏感。所以现在的诉求是把这个全部退回,订立完善的规范之后再来重谈重签。
不过马英九觉得没必要理他们。
– 我听说大陆对台湾让利很多,台湾在反什么?
这有三个层面:
牵涉到两岸的事务本来就敏感,又没有足够的事前沟通,本来就会造成疑虑。马英九这么不顾一切要推,更是让人怀疑他的目的,更有置国家安全不顾的嫌疑。
另一方面,相信你也知道大陆有很多的潜规则,例如说电子商务开放台商可以去福建设点,但不保证有执照,或像印书证,这些东西本质上可以限制台商,但台湾原本限制就少,再加上对政府执法强度不信任,一来一往之间就不一定有让到。
最后一个就是对自由贸易本身的质疑,台湾有许多中小企业,全球化并不会对他们带来新市场,但却会引入竞争,也是受创最大的。
简单讲,原本就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受益,中小企业受害。而台湾恰恰是中小企业为主的。有能力跟共产党交好的会受益,不想跟共产党好的,沾不到好处。
– 那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学生占领议会已经超过一周了,行政院长跟马英九这周末都出来讲了一些话,但反正就是他们觉得最多回到3/17 天的状况再来审一次。学生希望扩大抗争。
– 审就审吧,有什么问题呢?
马英九主张只能审,但不能改,这个说法是恶意的偷换概念:美国和许多国家都有国会授权行政单位去谈条约,因为有事先授权,所以回来之后立法单位只能投赞成或反对。但在台湾,并没有事前的立法单位授权,怎么能要一字不改照单全收?反过来说,假如真的动了几条,当然大陆方面也可以不接受。这是民进党想用来退回此协议的策略,所以马英九才会刻意误导。
当然,真的规规矩矩的投票,国民党立委人数也多于民进党,所以民进党当然也不希望是单纯的投票。就算投不过,也希望让国民党背个卖台的黑锅。
相较之下,占领议会的学生提出的反而才是解决制度上问题的方案。
– 你贴了一堆警察打人的照片,又是怎么回事呢?
昨天马英九讲了一些没用的回应之后,有些较激进的学生就想扩大占领范围冲去行政院(走两条街就到了),结果人数不够多就被警察痛扁。让人难过的是,最近十几年台湾的抗争活动已经很少用镇暴警察打人以及强力水柱驱离,多数都是用抬离的方式,很让人难过的是这一次,在学生完全不动手的状况下警方再度把一些学生打到浑身是伤。
– 台湾好乱啊。那你支持还是不支持?
我支持学生的诉求,因为这才是避免少数人士滥权捞好处的方式:对于服贸,我对于需要特许或执照的开放项目有疑虑,但还是倾向支持:不过在马英九这么可疑的推销之下,我认为事情宜缓不宜急。这是会影响很多台湾人的协议,没有抢快的道理。
– 其实…我是不知道怎么用facebook … 你可以告诉我要怎么不再看到你这些文吗?
在我的名字旁边Hover 一下,有个“following” 的按下去变成unfollow 就行了
– 有其他资料可看吗?
Google 服贸可以找到很多资料,不过关键在这个”服务贸易特定承诺表” 可以看到两岸分别开放什么产业,涵盖很广,其实对大陆的影响也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