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由於供電不穩定的緣故,許多公司紛紛自行購買發電機,發電機和 UPS 廠商也因此大發利市。但過了九年,當時所購買的發電機,除了應付這一個短暫的危機時期之外,幾乎都被塵封在倉庫的角落,甚至也因為不知如何維護而早已故障。
最近台灣的 BSP 界,也因為樂多和天空部落格之間的糾紛而引起了大地震,對其他 BSP 或是網站代管商來說,確實是大發利市的好機會。老貓在這個時候提出良心的建議,值得想要擁有網站的人參考。不過,難道只有痛苦的選擇自力更生,或是依附商業邏輯兩條路嗎?從農業社會的觀點來看,還有第三條路;「交工」,或是所謂的「等價交換」,才是協助農夫保持可大可小、可長可久的經營之道。
交工的概念,據《交工樂隊》的描述,是客家人在農忙時,農民工作交相扶助,稱之為「交工」;農民雖然是個別而微弱的個體,但是為了讓收割或是播種這些關鍵的過程可以快速完成,農民之間會彼此合作和協助,來增加整體的收益,今天我幫你播種,明天換你幫我,微小的力量總織起來,比臨時僱工更有效率。。
在現代化專業分工的社會裡,農村還是保有這樣的傳統。所以整個農村可以共用幾台耕耘機、收割機、打穀碾米機。農民不需要背負龐大的器具投資風險,而專業分工也可以讓機器的壽命更長更久。只是,不同於工業社會失去人味的專業分工,農業社會講究的互相幫忙,更接近於所謂「等價交換」的想法。等價交換來自於《鋼之煉金術師》這本小說,引用小說的開場白:
人不作出犧牲,便得不到任何收穫;如果要得到某種東西,就必須付出同等代價。這一點,就是鍊金術的基本原則 ── 等價交換。當時我們深信這一點就是世界的真理。
阿爾馮斯·艾力克,《鋼之鍊金術師》開場白 (引自維奇百科》
假如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專業,去換取別人的專業,這就是一種等價交換。不論是交工或是等價交換,在網站農夫的規模上,”只” 付出金錢往往是最沒有效率的作法。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來自於「鑑值(valuation)的落差」。因為每個人生產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對不同的物品也會有不同的價值。對一個產米的人來說,打鐵可能是自己不容易做的事,但米卻是他的專長,所以鐵具對他的價值比較高,米的價值則約等於產出成本加利潤。反之,要一個打鐵的去種田也是比較困難,但打鐵的價值也只約等於材料加利潤。他們如果都可以用對自己價值低的東西,去換取對自己價格高的物品,這種時候就會有 “雙贏策略” 的出現。對交換的兩端來說,合作的結果都比不合作更好。
回到網站農夫的角度來看,每一個農夫都會有不同的專長,每一塊田也會有不同的作物,甚至除了種田以外,各個農夫也都有不同的第二專長,這就是現在部落格界最常見的農村景致,在這種氣氛之下,善用人脈網絡去進行等價交換才是王道。網站的系統是一台大耕耘機,某種程度來說需要讓專業的來,但卻不表示非得要花錢才能夠取得高水準的服務。建立自己的人脈,並且從人脈之中進行等價交換,才是更符合長期利益的作法。每一個網站農夫該問的問題是,「我可以幫助什麼人/我需要什麼幫助」而不是「我的東西可以賣多少錢/我需要多少錢購買我所需要的物品」。
實務上,如果你自己是技術背景,也許當你的藝術家朋友想要設個網站,就是最好的等價交換時機。網站農夫會有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是因為網站農夫知道建立這樣的人脈可以讓目標達到更容易,也可以讓生活更簡單。第一篇 《有機網站設計》時曾經提過 “有機” 的概念,是 “讓整個系統能夠自成一個生態系,自我修復並且自我支持“,所以交工,或是等價交換,對有機網站設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可喻了。
系列閱讀;
Pingback: Pesty’s Articles » 有機網站設計(4) - 交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