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not for me

昨天跟朋友聊到,當初怎麼會去了矽谷繞了一圈,又回到西雅圖。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 “窒息感“。

矽谷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地方,也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但伴之而來的,是高漲的物價和漫長的通勤時間。

這個壓力很明顯的反映在每一個人身上,特別是不在科技業工作的人;從雜貨店員到車站工作人員,從 uber 司機到旅館 doorman,每個和我互動的人的感覺都和在西雅圖的時候很不一樣。

Continue reading

規矩

今天女兒問我,為什麼公園裡面的溜滑梯上的樓梯禁止往下走,樓梯不是本來就是可以往上跟往下嗎?如果是滑梯禁止爬上來她可以理解,但樓梯也只能單向是為什麼…?

我說,妳還記得哈利波特裡面由魔法部派來的校長,桃樂絲·恩不里居嗎?妳記得她只要看到什麼她不喜歡的事,就會禁止嗎?

我說,很多事情有的人只想要禁止一切可能造成危險的形式,就像大安森林公園雖然很大,但它是一個不能騎腳踏車,滑板車,滑直排輪的公園。任何可能會讓妳稍微快一點的載具,都基於保護其他人的理由被禁止;我甚至不確定現在還能不能在公園跑步了。我說,我們應該去做一個電動輪椅,讓它跑快一定,可能過兩個月,就連輪椅也不能進入公園了。

原本是為了保護很極端的狀況 (小朋友可能會互相撞到),訂立了一個禁令,但是它的影響卻可能不成比例,就是妳現在看到的這個 “溜滑梯的樓梯只能上不能下” 的規定。

女兒說玩本來就可能會受傷,但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不要玩吧。

我說對啊,妳其實是可以選擇要不要遵守或是挑戰這規矩的。一個規定不是在那裡就不能夠被變更的。妳知道,這邊的第一條規定是為妳爸而設立的:當妳爸在這邊玩到摔破頭縫十針的之後,他們才列了第一條:禁止從上面跳下來。但我後來還是常常從那邊跳下來,而且熟練了之後就沒有再撞到頭了😁

如何建立真正家庭友善的公司文化

前幾天看到一篇分享 Amazon 適不適合媽媽工作的文章,雖然就我聽說的 Amazon 可能真的對於有家庭的人並不友善,但是我想要指出一個文章很危險的點:”對於媽媽友善的職場,並不是靠降低標準”

文章中提到:

“年底做績效考核時,亞馬遜只會考量每一個人今年做了多少事,不會考量誰因為有小孩而比較沒時間工作。因此一般產後復出的媽媽,大概回去上班後沒多久就會選擇停掉母奶。😔

那對於孩子大一點點的媽媽呢?

亞馬遜基本上不會考慮一個人是否有小孩、小孩幾歲、也不會因為一個員工是帶著三個小孩的單親媽媽有所體諒,每個人該做的事、該達成的業績都是一樣的。做最多的得到獎賞 🎉;業績達成最少的請你快快離開 😵。”

從這一點看起來,Amazon 的作法反而是完全正確的。一個追求職場平等 (Equity) 的公司,不管這個 equity 是來自性別,種族,家庭甚至性傾向,都並不應該是透過降低某個特定族群的標準來達到的。

為什麼?其實多數在台灣有考過聯考的一代大都知道,你的僑生或原住民同學,雖然透過加分而得到更多機會,但是他們卻被標上了 “其實本來上不了,還不是靠加分…” 的標籤。如果這樣的加分一路持續到連他們的畢業標準都降低,那這個標籤其實是更會如影隨形的 (想想體保生同學),而造成即使真正靠實力也能夠上好學校的人,仍然擺脫不了這個刻版印象。

如果我們不希望同事會說,”本公司的某女同事表現其實根本不達標,只是因為考慮到她有小孩… “,那就應該完全照 Amazon 的方式來評考績,不考慮個人因素。

那難道公司就不能體諒母親或是有家庭的員工嗎?其實還是有方法的,但主要的方式不是靠降低標準,而是增加彈性,或是減少跟業績無關的潛規則。

  • 上班需要擠奶會花掉時間,這段時間是否有提供良好的休息空間?如果母親想要在離開公司後在家趕進度,是否有提供在家工作的設備?
  • 上班的時間是否有彈性,可以讓為人父母的接送小孩不至於太匆忙?
  • 考績是否用了無關的指標,像是在公司打卡下班或可加班的時間作為績效?
  • 部門內是否往往提拔那些下班有空和主管或同事應酬的,而將無法參與應酬的視為不合群?

像這類的阻礙如果可以清除,讓一個有家庭的父母仍可以在公司內獲得平等的機會,那我認為就算打考績時不因個人因素調整,它仍可以達到真正的機會平等,也仍然是友善家庭的。

真正的友善家庭的公司也不代表它一定朝九晚五。事實上,硬性的朝九晚五反而可能是對父母最不友善的

我們公司先前因為希望增加多元性,而邀請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來應徵;同事常會質疑這樣是不是需要降低標準。我常說,我們面試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每一個 “通過面試” 的人,都具備有同等級應有的能力。所以當他們加入這公司的時候,其他公司內的人都可以打從心裡尊重他們,就像你我加入的時候一樣被尊重。面試方式可以有彈性,但標準千萬要維持住。

一點淺見。

原文: 【亞馬遜適合媽媽嗎?】 https://www.facebook.com/…/a.109982591…/132011665930478/

Build vs Buy 的挑戰

做技術工作一陣子,一定會遇到所謂的 “Build vs Buy” (自建或外購) 的問題。

自建往往可以更貼近自己公司的需求,但自建需要人力 (和能力),另外最關鍵的是 “時間”:如果外購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其實是最吸引人的。

不過,作為技術出身的,我覺得最痛苦的就是外購的方案經過競標評分之後,往往不是自己原本中意的第一選項。

這個感覺就像是本來想要開一個標案請楊丞琳,採購說你不能直接指明要楊丞琳,要把你的需求開出來,我們去請大家照需求來競標,這樣楊丞琳才不會抬價太誇張。你努力想了半天,要會唱歌,會跳舞,演過電視電影,小巧可愛,有天后稱號。

經過了三個月後,採購請來了王彩樺…

這其實是為什麼技術單位愛自建的一個主要原因….

居助正義可以用租金補助券來提升嗎?

如果希望可以解決弱勢族群住的問題,除了政府自己蓋之外,在美國的另一個方式是發租金補助券;房子可以自己去找,政府則利用抵用券來幫忙減少弱勢家庭的負擔。

抵用券的好處是它能夠快速的調整,並由自由市場來找出有利的新平衡;舉例來說,在美國中西部投資房地產回報最高的,往往是這類蓋來給領租金補助券的房客;如果純以租金行情來看,會納悶為什麼房客願意只租不買,房價才美金幾萬,卻願意付上月租一千五,原因就是他們可能一半的租金是由這個補助券來付的。

補助券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可以用,所以相對的,房東要確保自己房子符合條件,例如,假如在台灣,就可以設定像是公設比上限,非頂樓加蓋,最低坪數,管理費上限,必須允許設籍等基本條件,以確保最低品質,也鼓勵合法正派的房東。當然台灣甚至可以加入額外的房東房客信用機制,讓雙方都更有保障。

所以如果台灣需要做到有規模的居住正義,多管齊下的推行租金補助券,可能遠比慢慢蓋社會住宅來得快,政府也不會變成花一堆人力在管理及修繕上。

不過,作為中產階級的,不過忘了這還是扭曲了市場,原本租不起的人現在進來搶,所以總體租金行情是一定會漲的,變成沒領到補助的人比原本辛苦了點。

解決之道就是很殘忍的 “不要補助太多人”,或不要補助太多錢,至於這條線怎麼劃,就見人見智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查查 “Section 8 Housing Choice Voucher

《江湖無難事》

在回台灣的飛機上看了《江湖無難事》這部去年的台灣電影,還蠻喜歡的,以劇本來說,應該是台灣電影裡,少數有幾個特別的轉折再轉折的劇情,演員也發揮得很棒。

劇情的設定本質上就很台:想要拍片的導演和製片二人組,窮到去混黑道,受黑道大哥資助拍片,但指定要由大哥的情人擔任女主角。戲還沒開拍,女主角就掛了,結果硬著頭皮繼續拍活屍片…

從黑色幽默的心態去看這部片,會覺得這部片從好幾個層面上其實都是苦中作樂;先不說劇情設定好了,我先前有說過台灣的電影基本上大都要有個日本人 (大概是都有日本資金的關係),這部片基本上也跑不掉這個命運,其實所以日本黑道出現一下也是合理的!

在台灣要拍認真的活屍片也是不容易,所以從黑色幽默的角度出發其實蠻好的。這部片另一個亮點是各個角色都有扛起該有的戲份,龍劭華作為一個既要帶年輕人演戲也要帶領黑幫的老大,真的是恰如其份。邱澤和王炳忠…啊不是,黃迪揚,也有演出那種一起打拼的男人情感。姚以緹這個大哥的女人演屍體的第二個轉折有點硬,不過想想一路都演屍體的話,這部戲也不會好看了。

以喜劇來說,我覺得這部片應該可以排在台片近年前幾名,不過可惜的是這種片的票房還是不容易拉起來呀….

https://video.friday.tw/movie/detail/46844

你知道美國投票是記名的嗎?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美國大選是否有作票的問題,我對於是否有作票不予置評,但是我發現很多人對於台美投票的一個基本差異並不瞭解,那就是美國的選舉其實是記名投票的。

在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或是這次戰場之一的賓州,你自己投的票是可以線上查的。只要有名字,出生日期,其實你也可以查到別人投了誰。許多州甚至允許候選人在選後申請這個投票結果名冊的。 (標哥表示:太方便了,消波塊的水泥都不用多叫)

這代表什麼?這表示台灣人見過的 “關燈後丟票進去票箱” 或是 “選舉截止前看誰還沒來投把票領出來投” 這種事在美國發生的機會小非常多。或是說,如果你沒有投票,你可以去查到有沒有人幫你投,如果你爸媽把寄到家裡的你的票拿去投,你還可以在選前截止日去註銷那個票。

所以如果有很多人出來作證他們沒有投票,但最後在該州計票系統上,他們的票被投給某候選人,那麼這中間就很有可能有作票。如果某地區的比例比較高,甚至事後要全面清查都是可以的。

相對來說,確實,美國的候選人或樁腳其實是可以盯著人投票,把票收去,然後拿去投票箱放。在美國這件事在大多州是合法的,這是當初為了避免選委會故意把票箱放在要開車才能到的地方,故意讓窮人或有色人種比較難投票所作的判決。針對別人可不可去收票幫忙投到票匭,最近亞歷桑那州提出的訴訟案,新的大法官們可能會對這件事作出新的判決。

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美國的選舉制度有太多看起來很多洞的地方,例如說,用選舉人票而不是多數決;但是同時,也有很多事情反而因為整套制度一起運作而避掉了問題 (例,在加州作再多民主黨票也不會影響選舉結果,因為最後反正贏者就是拿固定選舉人票)。所以多瞭解一下整個遊戲規則是怎麼共同運作在一起,比較不會被台灣的經驗所誤導。

私人公司是不是推動社會議題的平台?

最近矽谷有兩個 CEO 做了很不一樣的選擇,兩個都有點狂…..

上個月,Coinbase 這家幣界的領頭羊的 CEO,Brian Armstrong,發出了一篇文,叫做 “Coinbase is a mission focused company”,這篇文基本上有點題文不符,因為一般矽谷公司用這種標題,通常是要支持某個社會運動,結果不是,他基本上是要說,我受夠了你們這些整天要我對社會或政治議題表態的員工,我要請大家專注在公司的使命 (搞幣建造開放金融市場),而不是社會政治運動甚至做義工上。

(基本上此文一出,此 CEO 在矽谷左派已經該死了… )

很妙的是,據說隔天他還加碼寄了一封內部信說,如果說你不認同公司的這個方向,我們提供優惠的離職條件讓你走人:年資三年以下四個月薪水,年資三年以上六個月薪水,歡迎大家來申請。

據說兩週內有六十個員工提離職,不過他們總員工數是 1200,所以大約是 5% 的離職率,是說,任何時候有這個條件可能都會走掉 3% 吧….

跟 Brian Armstrong 相反的,昨天 Expensify 這家專做雲端報帳的公司的 CEO,David Barrett,決定為 Biden 助選全力一搏,寄信給全部公司客戶旗下一千萬用戶,懇請大家投 Biden 一票啦!!“捍衛民主,票投拜登!”是說,這一封信不知道會罰多少錢….

工程師的不同境界

昨天在跟老婆討論要幫小孩買新桌子,因為原本不夠高了,但後來想到的解法,依據工程師年資不一樣:

菜鳥工程師:買 Ikea 桌回來組,但是沒有看圖組所以組錯了。

普通工程師:買 Ikea 桌回來組,照圖組組得有點慢,但是裝好了。

資深工程師:自己去買木頭回來做了一個桌子,只為了證明我也可以做桌子,還順手做了個椅子,雖然不知道要拿來幹麻。

主任工程師:拿了個四個墊腳,放在原本桌腳下,高度有增加,符合需求,努力程度最少就可以收工了。

總工程師:拿了網路上印出來漂亮的桌子,說我們應該要有這個桌子,然後就走了。

據說 PM (老婆) 聽了很生氣….

美國公司裁員的思維

美國 CEO 們面對的不是裁員能不能撐過危機,而是怎麼樣才能在危機過後成為市場上所有競爭者裡體質還最好的一家。

照這個思路推下去,如果不裁員撐過危機後只能苟活,看著別人在市況變好時超車,那就沒有意義了。

不一樣的思維。